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中益能员工讲解碳交易相关知识
碳交易基本原理: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如下图所示)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 Market)。
碳标签(Carbon La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碳交易机制主要有: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三种。
碳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能更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更多企业对于碳排放权配额的需求,并通过资金流动,刺激市场活力。
中益能作为掌握国际领先的蓄热节能技术的企业,成立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市场实践证明,通过使用中益能的蓄热技术,不但满足了供暖的需求,而且能实现更大的节能量,能帮助更多的区域,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甚至产生配额结余,此时,企业即可通过碳交易市场将多余配额出售,转换成经济收益。